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基本情況
一、口岸基本情況
磨憨公路口岸為國際性客貨公路口岸,屬中國與老撾雙邊協議口岸。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南端,東經101°41′,北緯21°13′,距云南昆明701公里、景洪170公里;與老撾磨丁口岸接壤,距老撾南塔58公里、波喬228公里、瑯勃拉邦285公里,距泰國清孔口岸228公里。磨憨口岸是中老兩國最大的公路口岸,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各國重要的陸路大通道。1992年3月3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同意開放云南磨憨口岸的批復》(國函〔1992〕19號)文件,同意開放磨憨口岸,1993年12月22日,中老兩國共同宣布正式開通磨憨—磨丁國際口岸。2000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磨憨口岸為邊境貿易區,并賦予優惠政策;2004年9月6日,國務院批準磨憨口岸開展口岸簽證工作,并對第三國人員實行開放。2015 年 8 月31 日,中老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明確合作區中方規劃面積4.83平方公里,老方規劃面積16.4平方公里。2016年3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合作區。合作區是中國與毗鄰國家共同建立的第2個跨境經濟合作區,戰略定位為:到2025年,把中老合作區建設成為中老戰略友好合作示范區、中國與東盟深化合作區先行區、邊境地區發展樣板區。2019年4月22日,省編委下發《關于設立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管理機構的通知》(云編〔2019〕1號)文件,明確合作區為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全面負責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區域開發、產業發展、投資促進、企業服務等工作。
二、區位優勢
磨憨是我國通往老撾重要的國家級陸路口岸及通向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同時,磨憨也是瀾滄.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通道之一和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最佳結合部。正在加快推進的泛亞鐵路中線將由磨憨出境,貫穿老撾、泰國,直達新加坡,隔海與馬來西亞相望,磨憨將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和經濟合作的重要交匯點。戰略地位的凸顯使磨憨的地理區位條件也出現根本性變化,將由過去的“死角”變成樞紐,由過去的邊緣地帶變為前沿地帶,將成為云南省重要的對外開放口岸,帶動并輻射祖國內陸腹地和中南半島國家(老、緬、泰、越、柬、馬等國)市場,實現與周邊國家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密切我國與西南周邊鄰國的經貿關系,對推動社會進步、區域經濟發展及邊疆穩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三、口岸運行情況
(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合作區批準設立以來,全區上下緊緊圍繞戰略定位,解放思想、先行先試,提振精神、團結拼搏,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斷拓展磨憨口岸綜合功能,口岸聯檢樓、口岸查驗貨場、保稅倉庫、國際物流監管場所、磨憨憨口岸國際商貿物流園?;凡轵炟泩?、自助通關系統、中國(云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等投入使用;磨憨口岸國際陸路快件監管中心開始運營;磨憨—磨丁口岸貨運通道已建成具備通車條件,泛亞鐵路中線勐臘(磨憨)段正在推進;磨憨鐵路口岸開放、合作區互聯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全面啟動。目前,磨憨口岸已獲批為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進境植物種苗指定口岸、羅漢松特定口岸和進境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口岸綜合功能有效提升,磨憨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口岸管理日益規范。
(二)通關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通過升級改造口岸通道、拆除口岸限定區域附近道路綠化帶、拓寬道路、增設出入境通道,加強口岸交通組織、建設口岸車輛智慧通關系統、持續推進中國(云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強與老方管理部門協調等措施,促進磨憨口岸通關秩序明顯改善,通關效率明顯提高,目前磨憨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均快于全國平均水平,日通關量提升84.2%。
磨憨口岸是集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過境貿易、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綜合型貿易口岸。進口貨物主要為農副產品類、礦產品類、化工產品類、木及制品類等,出口貨物主要有日用百貨類、礦產品類、機電產品類、建材類、化工產品類等,主要貿易國(地區)為老撾、泰國。磨憨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進口源地擴大為東盟十國,試點工作已于2020年下半年開始。
2019年磨憨進出口貿易總量完成472.8萬噸,同比上升28.5%;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222.4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7.02%。全年出入境人員總數203.81萬人次,同比上升16.06%,第三國人員2.36萬人次,同比下降17.52%,出入境車輛總數58.85萬輛次,同比上升14.2%。
2020年,磨憨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量完成446.86萬噸,同比下降8.9%,其中出口貿易量完成116.22萬噸,同比下降27.14%,進口貿易量完成330.64,同比下降0.1%;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185.6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6%,其中出口貿易額完成92.40億元,同比下降15.2%,進口貿易額完成93.29,同比下降7.7%。
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區位圖

文字圖片來源于中老合作區部份圖片來源于網絡